首页

女王插嘴

时间:2025-05-29 09:44:03 作者:推动中外企业互利共赢 “外企看四川”活动在蓉落幕 浏览量:88516

  中新网吉林3月6日电 题:新能源改变的东北村庄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施工队的进驻,让琵河村在农历新年后又繁忙起来。各式工程车辆往来不停,曾闲置已久的民房,大门口都已挂上了“出租”字样。

  56岁的琵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林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为工地推荐有土建工程经验的村民、为即将回村做生意的返乡者提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帮助施工队解决房源……

  王林的繁忙来自于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2022年,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在琵河村开工建设。工程区位于松花江一级支流漂河的源头区,上水库就在琵河村西北方向约5公里的北沟沟首处。

蛟河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 潘书源 摄

  早在20世纪90年代,琵河村作为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地曾繁华一时,往来客商都会在此停留。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网络的发展,琵河村的地理优势不再。这个曾经的“交通驿站”谋求转型,村民尝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但始终未成规模,琵河村在尴尬的困境中寻找出路。

  近些年,中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风电、光电间歇性、随机性特征,给储能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蛟河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 王大双 摄

  琵河村所在的吉林省是中国松辽新能源保障基地的核心区。当地正依托东部山区水利资源建设“山水蓄能三峡”。官方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吉林省能源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元,新能源项目将发挥主力军作用。

  对琵河村来说,水电站建设带来的改变已经初显。在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之初,琵河村近50户村民的房屋、宅基地等进行拆迁,除了建设工程营地,其他用于建设便民休闲广场、滨水广场和博物馆。

琵河村的未来值得期待。 陈爽 摄

  4000多名工人的到来也带来了商机,全村目前已出租100多套民宅,吸引100多名村民“回巢”开设饭店、食杂店和五金商店。

  王林认为村子的未来更值得期待。在2023年,当地对琵河村进行了村庄规划,助力旅游小镇建设。官方介绍,当地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逐步完善小镇路、桥、广场、公园、河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村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建设民宿、采摘园、儿童乐园。

  未来,这里还将建设“水电科普教育区”“田园农耕区”“滨水休闲区”“健康养老区”“云顶观光区”五大旅游项目。

  王林也有着自己计划。他正和一些村民筹建民宿,为建设旅游小镇做准备。“琵河村的繁华又回来了。”王林期待着村子的华丽转身。(完)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

据龙门石窟景区统计,自今年3月份启动夜游以来,截至7月底,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37.6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其中,体验夜游的游客量平均每天在6000到7000人次。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完成进驻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全面落实国务院部署,提前对台风“贝碧嘉”暴雨洪水防御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细做实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确保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水利部滚动会商分析台风发展态势和雨水情形势,加强风险研判,每日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督促有关地方做好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针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直辖市)提前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派出3个工作组在上海、江苏、浙江3省(直辖市)指导防御工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及时将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台风登陆前调度流域骨干工程加大排水力度,预降河网区水位0.3—0.7米,为迎战台风暴雨洪水腾出了调蓄空间;台风登陆后,统筹流域防洪和区域排涝需求,精细调度太浦闸、望亭水利枢纽和沿长江、沿海、沿杭州湾口门,尽快降低太湖及河网区水位。

石泰峰在京会见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本次竞赛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一个现场流行病学专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谈及竞赛内容设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负责人、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主任马会来介绍说,本次竞赛考核内容十分全面,涉及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分析、评估、处置的相关法律规范、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诸多方面。

78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投降!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以及从事商务活动,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还可以让外籍人员真切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温度。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穿上网购美美的马面裙,自然不止锦衣夜行。除了过年家庭聚会时惊艳亮相外,更少不了在外面出游上几趟。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不少游客都身着传统服饰,尽显唐宋风度。穿传统服饰的是“游客中最靓的仔”,而整个春节文旅更让人振奋,“在家过年+节后出游”的模式,让假期快乐翻倍,新春灯会、舞龙表演、庙会市集、非遗秀场等活动成为游客新春出游的重要选择,热门博物馆持续火爆,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新春战袍”马面裙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更见证了春节文旅消费的热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